2021年6月24日上午9:30,在海淀區萬壽路街道百朗園社區智能生活垃圾驛站前的小廣場,匯聚了來自萬壽路街道27個社區的領導干部,他們此行的目的就是要看一看這個投放在百朗園試運行的簡伴智能垃圾驛站是不是真的像說的那么好,從實用性,智能化,美觀性等方面進行全面的學習和考察。
本次活動全程由街道張科長主持
活動首先由萬壽路街道張科長,永定路西里社區書記和百朗園小區的物業經理分別講解了本小區廚余垃圾的投入情況和小區垃圾分類工作的現狀,百朗園社區響應號召實施撤桶并站,將原來小區內9個垃圾投放點位合并成一個驛站代替,從生活垃圾分類驛站運營之后,該小區的廚余垃圾立刻從之前的每天5桶增加到每天7-8桶,運行到現在將近兩個月的時間,廚余分出量增加到每天11-13桶,較過去提升將近50%以上,大大提高了廚余垃圾的分出率和純凈度;實現了對小區生活垃圾全品類的“一站式”管理,在為居民提供便利的同時,也讓垃圾異味不再外漏。
介紹生活垃圾分類驛站的基本功能。垃圾分類驛站主要由垃圾投放區、功能區、洗手區、宣傳區四部分組成。主體部分設置了2個廚余垃圾箱、3個可回收物箱、2個其他垃圾箱,以及1個有害垃圾箱,上方還設置了電子屏幕,一個滾動播放垃圾分類宣傳片,另一個跟攝像頭連接實時監控播放監控畫面,讓社區垃圾分類驛站更有辨識度。
區別于普通垃圾桶站,垃圾分類驛站的最大特點是智能化,在外觀上看,垃圾投放口處有智能感應器,和手動按鈕,只須用手感應一下,智能垃圾桶就可開啟,進行垃圾分類投放,也可通過箱體上對應投放口的按鈕開啟投放門,分類投放垃圾,打破了傳統的扔垃圾要先去摸蓋子、一只手扔垃圾不方便的問題,從而實現對生活垃圾投放的封閉式管理。從內部里看,配套設施齊全,設有垃圾稱重器,除臭器、宣傳電子屏、休息室、洗手池、滅火器等。我們一直在“創新硬件配置,提升服務品質”下功夫,實現了倒垃圾零接觸,感應開門,可全天24小時智能投放,消殺系統、光伏系統、云數據采集物聯系統等,讓居民投放垃圾更便民,更科學,這樣干凈整潔無臭味的垃圾驛站將會給社區居民們帶來全新的垃圾分類投放體驗。
參觀人員對驛站里里外外進行詳細考察,并對各項功能使用,如何掃碼積分等進行實地體驗,對驛站的設立和功能贊不絕口。曾經以為是形象工程不實用的驛站,沒想到可以這么強大,有好幾個社區的書記現場就聯系工作人員到自己的社區進行測量出具設計方案,希望可以盡快建設智能垃圾分類驛站。
活動最后由戴軍部長進行講話,他表示市領導非常認可百朗園驛站工作,對現在的成果非常滿意,百朗園驛站成為海淀區垃圾分類指南,2-3年內將354個桶站進行合同并站,27個社區逐批次建設標準化驛站。
同時街道聯合打造一個垃圾分類全鏈的智能信息化平臺,把每組桶站,驛站,垃圾運輸車輛,轉運站,垃圾樓定位,實時監測運輸車輛的位置,每個驛站每種垃圾的投遞量,實現“萬壽路模式”,助力低碳城市建設統一進行智能化標準化統一管理。
Copyright ? 2002-2022 廈門簡伴科技有限公司備案號:閩ICP備18014046號網站地圖